中国文化(相声)

点我收藏
甲:中华文明源远流长。
  乙:正因为如此,咱中国才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。
  甲: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沉淀了多少华夏文明,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啊!
  乙:你作为炎黄子孙,我考考你,看你对咱中国的历史文化掌握了多少?
  甲:你说吧,洗耳恭听。
  乙:你说中国有哪四大发明闻名于世?
  甲:妇孺皆知,造纸术、指南针、火药、印刷术。
  乙:完全正确,加10分,你再说,中国有哪四大名著?
  甲:小儿科。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红楼梦》。
  乙:瞎猫碰到死耗子,答对了。你再说,中国有哪四大传说?
  甲:这还用问?牛郎织女、孟姜女哭长城、梁山伯与祝英台、白蛇传。
  乙:老笨熊今天不笨了,我就不信难不倒你。请回答:中国有哪四大美女?
  甲:西施、貂蝉、王昭君、我老婆。
  乙:做梦吧,就你老婆那个黄脸婆也能和王昭君平起平坐?
  甲:你说清楚,我老婆怎么啦?
  乙:那你说,你老婆叫什么?
  甲:姓杨名贵菲,大名鼎鼎的杨贵妃(菲)!
  乙:杨贵妃是个出名的美人这不假,你老婆怎么也叫杨贵妃?
  甲:中国重名重姓的多着呢,连李鸿章、汪精卫都还有重名的呢!这就是中国的文化,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!
  乙:原来历史名人也有冒牌货!
  甲:是吗?眼红死你,可惜你老婆不姓杨!我就知道,现在社会上就有一些象你一样害红眼病的人!你瞧瞧下面的观众,有多少戴着眼镜的,他们为什么戴眼镜?那是被你们坑的!
  乙:被我们坑的?
  甲:他们为了防止你们的红眼病传染!中国多出几个你们这样的人才,不知道要救活多少个眼镜店!
  乙:上纲上线了不是?不过也应该有个区分,唐朝的杨贵妃和新时代的杨贵妃!
  甲:谁愿咋区分咋去分去!我老婆是名门望族,谁能区分得了?杨家将保家卫国这些历史你能改写吗?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历史你能改写吗?杨虎城将军发动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的历史你能改写吗?中国航天第一人是谁?杨利伟少将,姓杨!
  乙:这粘得上边吗?
  甲:这只能说你才疏学浅。中国的百家姓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,我老婆500年前说不定和他们是一家呢!
  乙:人家都是名人,你老婆也算名人吗?
  甲: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,我老婆的美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举个例子说吧,只要她一上街,那是前有哨兵,后有护卫,比当年的慈禧老娘们还摆谱!这不,上周二,一个电视导演找到我老婆。
  乙:看中你老婆了?
  甲:你老婆才会被他看中呢!
  乙:别急,别急!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,我的意思是导演看中你老婆什么了?千万别去歪曲理解这句话!
  甲:这个电视剧导演想拍一部电视剧,需要一个男群众拥挤的镜头,她让我老婆到街上走一遭,他选取一个人流如潮的自然画面的镜头,他答应给我老婆3000元酬金,傻眼了吧,红眼病?
  乙:吹了吧?
  甲:这叫吹吗?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,这叫夸张,懂了吗?说夸张,也不是夸张,我老婆秀发飘飘,一身得体的连衣裙,一双如潮的高跟鞋,走起路来这个样子,(学样)。
  乙:今天不谈你老婆行不行?咱说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。
  甲:离开了美、离开了爱的文化那叫什么文化,没有生命力,没有时代感。
  乙:你说的是文学作品,文化的内涵很多,当然也包含了老婆了、百家姓了、夸张了,除此之外还有很多。比如说,你现在全家很幸福,春节又来了,你想照一张全家福,摄影师傅调好镜头后,他向你们喊一句什么?
  甲:茄子!
  乙:对啊!茄子在这里是蔬菜吗?为什么会喊茄子?这就是咱中国文化的发展,不说你也清楚,摄影师傅的意思是准备好了,但是在运动会的时候再去喊茄子中吗?
  甲:有意思,现在提倡创新,也没有哪个裁判发明个辣子,遗憾!
  乙:有些东西不是说发明就发明的,要约定成俗。
  甲:这些我懂,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。
  乙:什么事情?
  甲:昨天我去买了一个打火机,可是打了两下不着了,我冲着营业员发火了,“你的火机不发火,是什么伪劣产品?”营业员陪着笑说,“同志,别发火,这个火机不发火,我给你换一个发火的。”她一连用了几个发火的词,你说可笑不可笑?
  乙:这里的发火是两层意思,类似的我也听说过一

件有趣的事。
  甲:什么事?
  乙:一家大公司,下属两个单位,年终的时候,公司领导要下基层评估,第一个单位的一把就给第二个单位的一把通起了电话,“老弟啊,司令要下来了,咱两家可是一衣带水啊,打个电话给你商量商量,现在时行‘这个’呀,如果你‘这个’了我不‘这个’,司令可就要对我‘这个’了,如果我‘这个’了你不‘这个’,事后恐怕司令要对你‘这个’了,所以说,咱们这次要‘这个’都‘这个’,要不‘这个’都不‘这个’,你认为咱们是‘这个’还是不‘这个’?”
  甲:这个公司的领导肯定不是什么好鸟!
  乙:你听出来了?虽然“这个”指代不明,但在这个场合下却让人一目了然,这就是咱中国文字的朦胧艺术。
  甲:那第二个单位的一把是怎么说的?
  乙:那咱们就都“这个这个”吧!

微信公众号

标签: 中国 相声 文化